您现在的位置: 安康市人民政府 >安康政法网>法治安康

安康市司法局积极营造良好法治环境

作者: 文章来源: 更新时间:2025-02-24 16:12
     近年来,安康市司法局紧紧围绕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,认真履行“一个统抓、五大职能”,不断推进各项工作改革创新,用高质量司法行政服务为安康的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,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。


聚焦中心,当好法治参谋助手

     司法行政机关在法治建设中承担着统抓的主责,是全面依法治市的重要力量。1月22日,安康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(扩大)会议暨2024年度党委书记点评法治工作会议召开。汉滨区、宁陕县、岚皋县和市人社局、市自然资源局党委(党组)书记等进行现场述法,推动法治安康建设稳步深入发展。


     安康市司法局秉持“全域建设、重点突破”的思路,推进更高水平的法治安康建设。该局将法治政府建设作为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,积极推动《关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 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市 加快建设更高水平法治安康的实施方案》《关于进一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若干措施分工的通知》等相关政策出台。目前,安康市已累计创建8个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(区),组织各县(市、区)明确法治政府建设强基工程试点单位,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果。


     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,安康市司法局充分发挥法治保障作用。2024年,该局审查修改《安康市养犬管理条例》等4部地方性法规草案,被司法部确定为全国基层立法联系点;审查政府涉法文件和协议(合同)71件,审核(审查)行政规范性文件80件,修改、废止行政规范性文件37件。同时,该局积极推动市、县两级设立政府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,聘任20名行政执法社会监督员,组织开展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,在全省行政执法质量考评中位列第一。



筑牢防线,促进社会和谐稳定

     “感谢调解团队的辛勤付出和公正调解!”1月2日,重庆市巫溪县的梁某某来到岚皋县司法局城关司法所送上一面锦旗。这源于一起外省务工人员身故引发的纠纷。死者亲属与项目承建方、施工方就赔偿金额未达成一致,城关司法所调解后促成和解并现场履行协议。


     这是安康市推广“三力联调”和“无忧调解超市”的成果体现。近年来,安康市司法局整合各种调解资源,构建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,实现“一站式受理、点单式服务、要素式保障”。2024年,安康市司法局累计化解矛盾纠纷2万余件、调解成功1.9万件,全市矛盾纠纷调处满意率在全省名列前茅。“无忧调解超市”入选全国市县法治建设案例,作为全省唯一典型入选诸暨市枫桥陈列馆;“4321”模式获评陕西省第四届“十大法治事件”,安康市司法局调解工作得到上级肯定。


普法守法,营造良好法治环境

     “李婶,这是您要的民法典宣传手册,我给您讲讲……”在石泉县后柳镇长安村,“法律明白人”阮少丽被村“两委”请来,给村民们讲解民法典知识。阮少丽是安康市15901名“法律明白人”中的一员,宣传法律、践行法律已经融入了她的日常生活。这也是安康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向基层进一步延伸的真实写照。


     安康市司法局紧盯“八五”普法目标任务,制定出台《安康市党政机关“谁执法谁普法” “谁主管谁普法”“谁服务谁普法”普法责任清单(2024版)》,推行普法工作“三单两书”制度,开展“一月一主题”普法活动。9个单位、4名干部受到全国、全省通报表扬,32个村(社区)荣获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(社区);全国“巾帼普法乡村行”首场示范活动在安康市岚皋县举行。


     各县(市、区)司法局深入挖掘法治文化资源,创作具有安康特色的法治文化作品。在全省红色法治文化作品征集评选活动中,安康市的6件作品受表扬,《冤家亲家》等作品在不同类别获奖,法治文化成为安康普法工作的亮点,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日益浓厚。(来源:西部法治报)
文章录入: 责任编辑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