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 安康市人民政府 >安康政法网>平安安康

汉阴公安:“全域巡防”筑牢立体化安全屏障

作者: 文章来源: 更新时间:2024-10-17 10:39

“现在社会治安真是好,我们这一块的店铺晚上只需要在玻璃门上带上锁就很放心。”位于汉阴县凤凰广场临街服装店的老板娘难掩心中的激动。

老板娘的放心,得益于汉阴公安局多维强化社会面巡逻防控。根据全县社会治安规律,汉阴公安实施所队联动巡防、快反巡防、义警巡防、区域联防、智慧巡防、无人机巡防,构筑起点线面结合、全时段守护的“全域巡防”模式,全县各类警情同比下降13.7%,其中刑事、治安警情同比分别下降27.5%、15.2%。

警力融合,提升联动巡防质效。针对城区人员密集、治安复杂的特点,汉阴公安局统筹巡特警大队、城关和城郊派出所12名警力组成专职巡逻组,设置12条必巡线、50个必到点,于每日20时至次日8时不间断在主城区实施车巡、步巡,城区盗窃等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57.9%。针对国省道、农村道路管控难度大的问题,落实交管民警和“交所合一”派出所民警“路网责任制”,道路交通事故和道路沿线警情同比分别下降45%、38%。

警力前移,提升巡防处置效能。按照圈层防控、快速反应总体思路,将城区划分为2大巡防区、4个网格,设置城北、城南2个24小时快反屯警点,配合城关、城郊派出所形成主城区“1、3、5”分钟快速反应处置圈,细化城乡接合部和农村地区“5、10、15”分钟处警区域。在此基础上,深入推进主城区巡、防、处一体化改革,依托巡特警大队组建50人的巡防处专业队伍,实行动中备勤、巡中处警,24小时人在车上、车在路上,实现群众在电话报警时处警民警已在赶往处置的路上,提升快速响应、迅速处置质效。

警群联动,延伸巡防管控触角。充分发挥“321”基层治理模式首创优势,推动78名社区(村)民警与全县2450名治安中心户长、5940名网格长深度融合,健全“信息联采、风险联控、治安联防、纠纷联调、服务连抓、重点人联管”机制,同时发动医院、学校、小区员工、物业、保安人员组建“义警”队伍200余人,将巡防工作延伸至单位、小区、园区等最小单元。

划区联控,密切协作联治联巡。根据县域316国道沿线川道走势、南部、北部山区自然地理环境和派出所辖区边界,以主城区为桩点,划分为东、西、南、北四个防区,所与所之间建立联防机制,实现信息互通、情报共享、重点治安要素联管、隐患联排、交通安全联治,同时防区内派出所各出2名民辅警、轮流派1辆警车,于每晚20时至次日8时在共同辖区主干道、集镇区域开展联勤联巡,及时发现违法犯罪和盘查可疑人员,提升动态巡防管控能力。

数据赋能,智能感知超前巡防。扎实推进视频前端感知体系建设,在城区和各镇加密补盲建设AI视频监控前端,同步搭建“智能巡防”“智慧护学岗”和废旧收购、危爆物品“智慧监管”等平台,AI视频前端智能感知人群聚集、深夜结伙同行、交通事故、校园欺凌等情况,通过平台自动发出预警提示,确保第一时间就近巡逻民警赶赴现场处置警情、开展救援、提供服务,有效弥补人工巡防、视频巡查空挡。

空地一体,构筑立体巡防模式。构建“无人机+巡防”新型警务运行模式,围绕人员密集场所、重点要害部位、案件多发区域及山区、密林等人力巡防死角,通过系统规划无人机常态巡飞路线,做实做精夏季河道防溺水巡逻、先期出警到达警情现场、重要道路干线巡逻、森林防火巡逻、重大活动现场安保、前端预警喊话、寻找走失人畜等高频应用场景,突破地理环境和视野限制,与地面巡防警力相互补充,拓宽社会治安防控视角,构筑立体化巡防管控模式。

文章录入: 责任编辑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