诉讼事项一站式办理、信访案件7日内程序性回复、3个月办理进展或结果答复、错时共享停车位缓解夜间停车难……4月23日,全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重点任务推进会召开,我市政法各部门结合工作职能和实际情况,集中推出一批便民利民措施。
法院系统
当事人通过手机即可网上立案
全市两级法院积极推进智慧法院建设,确保诉讼事项一站式办理。全面加快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、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建设。健全线上、线下多渠道立案方式,当事人通过手机即可完成网上立案、案件流程信息自助查询、在线交纳诉讼费用。在诉讼服务大厅设立跨域立案窗口,配备专人和设施设备,提供“一站式”、低成本、多渠道维权救济服务,实现跨域立案、网上立案,线上立案服务“24小时不打烊”,当事人线下立案“最多跑一次”。
全面开展证券类案件繁简分流改革,针对中小投资者所涉案件建立繁简分流的工作机制。加快中小投资者权利实现进程,缩短诉讼案件的审结时限。对涉及中小投资者的民商事案件优先办理、快速审结。
全面加快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,积极开展委派、委托调解和线上委派调解工作,推动全市法院多元解纷工作,截至目前全市法院特邀调解组织达90家,特邀调解人员达900人。
检察机关
进一步细化优化便民举措
全市检察机关进一步细化、优化各项便民措施。
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。实现了7日内程序性回复、3个月答复结果或进展两个100%。一季度,全市检察机关7日内程序性和结果性回复654件,3个月办理进展和结果答复241件。
强化“一厅式”接待。西安市检察院和部分区县检察院配置了智能机器人、智能查询机,开通了远程视频接访,让来访群众、律师真正感到方便快捷。
司法救助成效明显。对因受到不法侵害无法通过诉讼程序获得赔偿,且生活困难的人员,优先提供司法救助。一季度,办理司法救助案件39件。
积极推行预约服务。律师、诉讼代理人通过12309进行阅卷预约,西安市检察院还增设一部预约电话(029-86130718),提前刻录所需案件的电子卷宗光盘,实现阅卷随到、随取、随走。对正在审查起诉的案件,律师、诉讼代理人提出阅卷申请的,由案管部门及时联系办案检察官做出安排,力争随到随看。对于确实因卷宗太多无法提供的,说明情况,三日内提供服务。
公安机关
已推出13项便民利民举措
西安市公安局将推出便民利民举措作为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的重要成果,截至目前已首批推出了13项便民利民举措,部分举措已取得阶段性成果。
推出“错时共享停车位”。今年年底前,计划在全市范围内协调设置20个“错时共享停车场”,提供2000余个错时共享停车位,重点缓解夜间停车难问题。
打造优质便捷自助驾驶人体检服务。
设立知识产权保护警务工作站,为企业提供预警防范、法律咨询、规范经营、受害保护等“一站式”服务。
全市户政和出入境窗口为60岁以上老年人开通优先办理“绿色通道”。
机动车六项业务预约办理。
实现摩托车考试网上预约。
简化往来港澳商务签注备案流程。证件办理时间由原先的10-15个工作日缩短至现在的5个工作日。
在部分地区实现交管户籍业务“一窗办理”。在阎良、临潼、高陵、鄠邑、周至、蓝田等区县共51个派出所实现20项车驾管业务全面下放。
推行“行政复议网上申请”。
特种行业许可“告知承诺”。
保安员证核发送考上门。
深化“警银、警邮”合作。在人保财险西安分公司城区6家服务网点下放驾驶人自助体检照相、驾驶人补换证等业务;在“警邮”合作网点下放机动车“抵押”业务,并提供邮寄到家服务。
深化“线上+线下”公安服务事项办理,进一步上线“境外人员临住登记”、“涉外单位信息登记”等事项。
司法行政系统
让群众足不出户实现司法调解
西安市司法系统着眼“便民、利民、惠民”方针,积极打造“城内半小时,城外一小时”的法律服务圈,全面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、热线、网络“三大平台”有机融合,实现群众足不出户即能实现业务办理、法治咨询和司法调解。
全市法律服务机构深入开展“送温暖、送法律、送服务”活动,组织律师、公证员、法律服务工作者、法律服务志愿者“走向街头、走进社区、走进村社、走进校园、走进家庭”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律宣传和法律服务活动。
西安市司法系统在全市1314家企业中设立律师法律顾问,优化各类手续环节13项。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先后深入107个企业走访调研,帮助解决涉法问题3450件,为企业进行法律知识培训152次,免费提供法律咨询1633次,开展法制讲座56次。
(全媒体记者 杨春燕)
主办:中共安康市委政法委员会
联系电话:0915-3287561 电子信箱:akzfw@163.com 备案编号:陕ICP备11010993号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