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 安康市人民政府 >安康政法网>平安安康

吉河镇:镇办联动除隐患多方协作促平安

作者: 文章来源: 更新时间:2020-11-09 17:06

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是开展平安建设工作的重要平台,是社会治理的“指挥中枢”,吉河镇通过不断推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,形成网格和信息一体化的工作机制。做到资源整合、相互协作的良好局面。近日,吉河镇综治中心与江北办综治中心创新工作模式,积极配合联动,协调多部门妥善处理一起疑似精神障碍患者的救治问题,受到群众好评。

11月5,江北办事处前张岭社区的网格员在工作中发现一名妇女在张岭6区的一间楼道中独自居住,通过向周边群众了解得知,该女性经常自言自语疑似有精神障碍,平日将捡来的易燃物品都堆放在楼道中,日常生活也在楼道中,存在极大安全隐患。网格员立即将情况上报江北办综治中心与张岭派出所,经张岭派出所民警调查得知,该妇女为吉河镇砖垭村村民,民警联系其丈夫,但其丈夫以自己在外地务工等原因拒绝接人。江北办综治中心立即与吉河镇综治中心取得联系,双方决定启动联动治理模式,努力将该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。

吉河镇综治中心在接到事件后,立即向镇领导汇报,并召集吉河司法所、砖垭村网格员和联村部门的工作人员组成事件处置小组,要求处置小组与江北综治中心密切配合及时处理该事件。工作小组迅速与江北综治中心进行对接。通过初步分工,江北综治中心先组织网格员对该妇女进行稳控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,吉河镇工作小组协调多方力量动员该妇女的家属将人接回救治。

工作人员先与该妇女的丈夫柯某联系,但是柯某仍自称在外地务工不愿回来接人。于是又联系到该妇女的两个儿子,但是两个儿子都称有事在外未在家中。工作小组又通过多方了解到其次子在城区的工作单位,于是便抱着试一试的想法赶到其务工的公司,果然在公司中将其找到。起初其次子坚决不愿意去接人,通过近三个小时的思想工作,其次子最终表示要与其哥哥商量之后再决定是否接人。看见情况有所缓和,工作小组便返回前张岭社区与江北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再次讨论,最终决定由江北综治中心协调张岭派出所共同参与处置该事件。

在张岭派出所派员介入后,形成了由江北办综治中心、吉河镇综治中心、张岭派出所、江北司法所、吉河司法所、联村干部以及事件发生地和户籍地网格员组成的工作组,工作组迅速制定工作方案。通过派出所民警和吉河镇砖垭村网格员的数次联系,该妇女的两个儿子最终来到前张岭社区。工作组立即开展协调工作,调解一开始就很难进行,两个儿子都称自己没有能力来赡养母亲,长子说自己是建档立卡贫困户,家中有两个年幼的孩子需要照顾,自己在外务工,如果接母亲回家会对孩子造成威胁,无能力将母亲接走。而次子说其母在其两岁的时候就离开家了,与母亲没有感情,现在自己刚刚开始工作,也没有能力去照顾母亲。工作人员从法律、道德和亲情方面开展耐心劝导说服教育,从法律角度告诉他们,子女都有赡养老人的义务,亲生父母子女之间有法定抚养、赡养义务,这种义务不因为任何情形和理由而改变,其母行为上疑似精神障碍患者,一旦其母发生任何意外,法定赡养人不履行照管义务,可能会涉嫌遗弃罪。虽然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,但经耐心说服教育,兄弟二人逐步认识到了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,兄弟二人商量决定先为母亲治疗。在工作组的陪同下兄弟二人将母亲送至安康安泰医院进行治疗。下一步,吉河镇综治中心将积极跟踪回访,并加强与该妇女家属的联系,为其申报相关惠民政策,解决其目前困难,提高家属的接纳和照顾力度,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该妇女权益,构建长效帮扶机制。

本次事件,在吉河镇和江北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的联合处置下,尝试跨镇办网格联动模式,多部们协作配合形成合力,及时有效地化解矛盾消除隐患,是社会综合治理工作的一次探索,提升了协调处置能力,提高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,为维护社会平安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。(胡小松)

文章录入: 责任编辑: